當前位置:首頁> 綜合 >正文

再闖港股市場!「含科量」爆表的腦動極光仍需「補血」?

2023年,港股生物科技板塊表現疲軟,百濟神州(06160.HK)、君實生物(01877.HK)等龍頭也沒能扛住市場的拋壓。


進入2024年以後,市場有所企穩,狗狗幣官網也有多家生物科技企業繼續闖關港股,除成功上市的荃信生物-B(02509.HK)外,英矽智能、腦動極光等公司也引起了一些投資者的關注。


其中,腦動極光擬在香港主板IPO上市,瑞波幣官司這也是其遞表失效後的再一次申請。


結合腦科學和AI,8種適應症實現商業化


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腦動極光」)的產品管線涵蓋由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兒童發育缺陷等誘發的廣泛的認知障礙的測評和幹預。


截至2024年3月20日,腦動極光的核心產品-腦功能信息管理平臺軟件係統(以下簡稱「係統」)已就四種主要類型認知障礙的八種適應症實現商業化,且正在開發另外21種認知障礙適應症。


據悉,係統是一款將腦科學臨牀經驗與深度神經網絡(「深度神經網絡」)算法(一種功能強大的機器學習(「ML」)算法)相結合的軟件,用於評估患者病情並提供個性化的pi network上市價格數字療法治療方案。


該係統包含兩項基礎技術,即虛擬人技術及AI技術,可為由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心理障礙和兒童發育缺陷等引起的各類認知障礙提供臨牀評估及幹預。



眾所周知,元宇宙、AI都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領域,這也讓腦動極光擁有了一些光環,尤其是AI光環和腦科學的結合,堪稱是USDT如何儲值?「含科量」爆表了。


此外,腦動極光還有3款產品已於中國獲得監管批準:基本認知能力測驗軟件(「BCAT」)、認知能力輔助篩查評估軟件(「SAS」)、閱讀障礙輔助篩查評估軟件(「DSS」));另有1款產品已於歐盟獲得監管批準:認知功能障礙治療軟件;另有處於不同臨牀前和臨牀開發階段的5款候選產品。


營收增長迅速,為何還未盈利?


有商業化產品的加持,腦動極光的營收增長迅速,但利潤端還未見到「成績」。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馬 斯克 有 多少 狗 狗 幣腦動極光的營收1129.1萬元(人民幣,下同)、6720.0萬元,可見增長至迅速。


分業務來看,來自院內的收入快速提升,成為腦動極光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22年及2023年,提供院內係統集成軟件解決方案的收入分別為407.5萬元、4122.4萬元,佔營收比例分別為36.1%及61.3%,且其毛利率也從16.8%提升至49.5%。



不過,在營收增長的同時,腦動極光的各項開支也在增加。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3年,腦動極光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從1192.8萬元增至了3839.9萬元,行政開支從2776.2萬元增至了5439.8萬元,研發開支則從6762.7萬元增至了9073.3萬元。


受各項開支增長的拖累,腦動極光在2022年、2023年分別淨虧損5.0億元、3.6億元,虧損收窄主要是由於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公平值虧損減少1.7億元。


2022年、2023年的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為1.2億元、1.5億元,虧損是在加大的。



另外,作為一家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腦動極光在2023年末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631.5萬元。


總的來看,腦動極光已經擁有商業化產品,這一點要強於許多遞表的生物科技企業。另外,腦動極光的營收增速令人驚喜,但持續增長的開支對利潤端的拖累也是顯而易見的。


而繼續推進研發和商業化仍需大量資金,腦動極光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並不算特別充裕,因此上市對公司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結語


由於市場需求旺盛,全球及中國認知障礙數字療法市場保持迅速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2年,全球認知障礙數字療法的市場規模達到21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增至42億美元,2030年將增至7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25.5%及10.7%。


相較而言,中國的增長潛力更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認知障礙數字療法的市場規模達到1.5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至19.5億元,2030年將增至95.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135.5%及37.4%。


身為國內認知障礙數字療法領域的佼佼者,腦動極光的未來發展前景值得持續跟蹤。

隨機推薦

友情鏈接